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读世博》之十五:上海十六铺码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7日 09:25  新浪世博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离家漂泊,船行千里,总有梦想归航的一天。黄浦江边的十六铺码头,是上海接纳外乡客的第一个登陆码头,曾经寄托了无数远行者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希望。

  一个月前,我去上海苏州河边的M50创意园区闲逛,碰巧看到一位希腊画家以“无尽的航程(Endless Sailing)”为主题开画展。当时就很亲切,船台、岸吊、舾装… …居然也能变成巨幅油画。画家还用原木雕琢出一艘巨大的独木舟,用透明尼龙线悬挂在高大空旷的老厂房。也许是地球在自转吧,木船总是在微微晃动,地板上的投影如涟漪飘散,仿佛是在海上随波荡漾。

中国原木雕刻出的爱琴海式独木舟
中国原木雕刻出的爱琴海式独木舟

  上海世博园区里,有船的展馆就更多了:港口城市的复兴,滨江区域的改造,传统运输的回归,都和船舶密不可分,倒也呼应了世博举办城市上海沿江面海、因港兴市的传统。在太平洋联合馆,几乎每个参展国家都展出了风格各异的独木舟,或是精致的模型,或是粗犷的实样,衬着蓝色的背景,让人幻想逃离都市、放舟在这片浩瀚海洋中。

太平洋联合馆的萨摩亚独木舟
太平洋联合馆的萨摩亚独木舟

  还在孩提时代,我有幸随着家人走遍中国沿海港口。工作以后,更是不放过任何亲近大海的可能,听到要去海港城市出差,实在是满心欢喜;如果能登船出海,那更是喜不自禁。在我听来,雄浑悠长的轮船汽笛声,是人工能制造出的最美妙的声音之一,让一声汽笛来宣告归航或黯然离别,最解人意。其实,不止是汽笛,我还热爱和船有关的一切:码头、岸吊、灯塔、航标灯以及开船的人。

2006年,大连港灯塔
2006年,大连港灯塔

  二十多年前,上海外滩那一段江面要比现在更宽阔些,江中心,是一长串供大轮船临时系泊的“浮筒”,我就经常在“挂浮筒”的远洋轮上度过年少时光。那时的浦东,基本无甚风光可观;而外滩已是游人纷集之处,每到节假日,并不比如今的黄金周人少。

  再从外滩向南走,就是正处在黄金时代的十六铺客运码头。无论到重庆、宜昌,还是到武汉、芜湖、宁波,坐船溯江而上,几乎是当时远行人的唯一选择。“江申”“江渝”还有“东方红”等各种客轮都在十六铺码头靠离,不大的码头每天要接送三十多条航线,由上海向辽阔的中国内陆和沿海四处辐射。

1982年,上海十六铺码头
1982年,上海十六铺码头

  推荐一本画册,《世博日记》。作者陆杰是一名上海摄影师,他完整记录了上海40年来发生的惊人变化。翻看这本书中收录的照片,我能重新复原关于十六铺码头的记忆:当江面上还是薄雾笼罩的时候,十六铺就热闹起来。我听得到那些客轮启航前主机备车发出的轰鸣,也听得到协助离码头的拖轮与客船之间的汽笛应和。客船离开码头不多久,就会在北京路浮筒处和我所在的大船交会。那时候,几乎所有的乘客都会俯在面向外滩一侧的栏杆上看风景,我甚至不用举起望远镜,就能与他们眼光直视。很奇怪,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幼小的我会想: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到哪里去?我们在江面上经历如此短暂的眼光交错,是否今后将有缘还将相见?

《世博日记》书影
《世博日记》书影

  上海是座移民城市,夸张点说,大家都是坐着船来的。苏北的小渔船、宁波的定期沿海客船、江南苏锡的内河小火轮… …一艘艘梦想之舟,载来一代又一代梦想之人。华裔学者卢汉超的《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对此有大篇幅的描述和数据,本书的第一部分即是“寻求都市梦”,第一章是“到上海去”。

  听“老码头”说,从上海港逆流开往长江上游的船,叫做“上水船”,平常是出差公干的人坐得多;而沿长江顺流而下到上海的船,则叫做“下水船”,载的大多是从四川、湖北来的外乡人。只有到了春节,上水客和下水客才会互换一下。

  确实,在外滩江面看船的日子里,每当傍晚时分,落日余辉把浦江水染得通红,我分明能看到又有满满一船下水客客顺流而至,他们的目的地是上海十六铺客运码头。再到长大一些,我曾经和家人去过十六铺码头接人。我震撼于客轮靠岸时那种振奋场面。江面距码头五十米处,一艘刚刚穿越过长江风雨的客轮吐着黑烟,奋力地和不羁的江流搏斗;等船体与趸船再靠拢些,浑浊的江水被夹击激荡,不时拍起飞浪上岸。而仰看船栏杆上那些急切的面孔,我能感到倾泻而下的疑惑与梦想。

1982年,上海外滩
1982年,上海外滩

  记得看过好几部电影,从意大利或者别的什么国家去往纽约的移民,总是会在越洋邮轮驶近港口时发出一阵骚动——因为有眼尖的人看见了那座著名的雕像… …

  长江客轮从重庆启航到上海港,沿途要停靠26个港站。当客轮在陆家嘴的大拐弯江面减慢速度,准备靠泊时,随身带着辣子和花椒、用扁担挑着全部家当的巴山来客们早就走上舱面,俯身栏杆凝望陌生的城市景象。眼尖的旅客,就能看到在十六铺码头的候船厅顶部,有两个巨大的红字:上海。也许,这就是当年“城市追梦者”们期冀命运改变的吉祥图腾。

1994年,上海外滩
1994年,上海外滩

  八年前,十六铺码头退役,如今,它被改造成上海世博园的一道水门,只有熟悉上海交通路况的游客,才会寻找到这座几乎被人遗忘的梦想码头。

  2010年5月14日

  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阅读:

  1 《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忻平,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上海春秋》,曹聚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3 《梦廻沪江》,秦风编著,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