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北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世博园(图)

湖北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世博园(图)

图为:艺术家操作织布机 记者佟建国摄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茜) 土家姑娘现场编织“西兰卡普”,红安嫂子一针一线缝起绣花鞋垫……昨日的世博浦东园区宝钢大舞台传习区,处处洋溢着湖北元素。我省精选的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惊艳亮相。

  我省群艺馆研究馆员吴志坚说,“别人没有的,拿出去能够叫得上板的,有可供观赏的制作工艺和互动性的,才能在这里参展。”

  艺术家为湖北周献大礼

  昨日,武汉市刺绣大师黄春萍,不厌其烦地为游客讲解汉绣和其他绣法的区别:汉绣有2300多年历史,刺绣过程如同作画,以针为笔,以线为色,色彩绚丽,绣线粗犷。

  黄春萍曾用586万针,绣成作品《不倒的红旗》,被汶川地震博物馆永久收藏。昨日,她专门为世博湖北周带来一份贺礼——历时三个月完成的“寿字图”。“这幅作品价值上万元,百花、仙桃等图案组成寿字,寓意吉祥如意。”

  还有26岁的土家民间艺术家梁晓,她的展台悬挂着一幅长2.2米、宽2米的“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梁晓的母亲是西兰卡普传承人,母女两人在一台两米多宽的织布机上倾力合作3个月,以麻、棉纱为经,以多色彩的粗丝、毛绒线为纬,为世博湖北周打造了这床花床单。

  红安农民针脚露真情

  昨日的红安展台,引来不少游客留影。农民艺术家黄珍兰,有节奏地踩动一台重达70公斤的老织布机,织布梭来回飞舞,如同菊花般的图案跃然红安大布上。

  和着叽叽的织布声,一旁的刺绣高手聂凤珍飞针舞线,小小的鞋垫能被她绣出金鸡叹菊、喜鹊弄梅等上千种图案。

  听闻两位艺术家都是农民出身,从十几岁即开始学艺,来自苏州的游客张梁感叹:“她们用最古老的制作工艺,让红安大布和红安绣活,成为植根山野的两朵奇葩”。

  在隔壁的枝江民间手工布鞋展台,53岁的农民李善芳,正在纳制枝江版“千层底”。一双布鞋需用200多米棉线、15平方尺棉布、约5000余个针眼,耗时87小时,历经18道工序。

  不少游客被500多元的一双布鞋吓怕时,李善芳老人较起了真:“鞋底用枝江特有的野生芦笙做的,透气爽脚。布鞋要在放有中药的烤箱里,烤上几个小时,还有防臭功能,其他地方的布鞋哪里比得了。”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