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三角城市管理者观博 称实践区经验值得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1日 07:15  东方早报
长三角城市管理者观博 称实践区经验值得借鉴

昨晚,长三角各县市(区)管理者参观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早报世博记者 赵昀 图

  早报世博记者 臧鸣 邹娟 

  昨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中欧论坛暨中国(长三角)“世博之星”展评颁奖典礼在世博浦西园区中国民企联合馆举行。学者、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欧洲城市馆馆长和入选城市管理者会聚一堂,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展开精彩对话。

  昆山、江阴、吴江、余杭等10个长三角优秀县市(区)入选“世博之星·长三角最具活力民营经济县市”;横店影视城、周庄入选“最具魅力旅游目的地”。论坛开始前,长三角十城的管理者忙里偷闲去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了巴塞罗那、布拉格等案例馆,并表示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非常多,今后还会进园参观。

  接轨世博助推当地经济

  本次论坛及展评由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商帮峰会组委会、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及上海世博会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组委会联合主办,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锐媒体东方早报社独家承办。

  作为新兴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引擎”。今年5月,2010上海世博会盛大揭幕。与此同时,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酝酿已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各地而言,全面对接2010上海世博会,成为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再创辉煌的难得机遇。

  为更好地帮助长三角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走进世博、接轨世博、借力世博、传播世博搭建最优质平台,东方早报社与上海世博会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组委会共同发起,推出了中国(长三角)“世博之星”大型展评活动。本次展评活动的举办引起了长三角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世博提供城市管理经验

  本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此,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151年历史中第一次专门设立了由来自全球的55个城市开发、建设成功案例组成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近些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三角各地城市开始进入成长期。上海世博会为长三角城市的管理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分享城市管理经验的最好机会。

  1008枚“活力球”是中国民企馆高潮秀“活力矩阵”的具体表达方式,也是中国民营经济活力四射的形象写照,代表着最高荣誉。

  在昨晚的颁奖典礼上,“世博之星·中国(长三角)最具活力民营经济县市(区)”的代表分别在“活力球”上签下各自县市的名称。这些“活力球”将会升上“活力矩阵”舞台,在整个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入选县市都将借此将自己鲜明的印记留在世博会。世博会结束后,这一“活力球”会再赠送给入选县市作为永久纪念。

  案例馆长做精彩演讲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表示,自5月1日开园,城市最佳实践区正逐步成为世博园区的热点区域,每日人流量从开园初占客流的10%左右迅速上升到25%~3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实践区已经成为接待政府官员和专业观众最多的区域,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700批共13000多人次专业人士。

  长三角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占比最高的区域,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充分发育,这一区域也是中小城市最具成长性的集聚区。

  如何建设好新型城市,构建人与城市的和谐共生,成为了长三角城市管理者的新课题。昨天,有多位本次展评入选城市的县长、市长、区长早早赶到世博园,前往位于浦西片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各国城市案例馆细心参观,学习取经。

  在随后的“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中欧论坛上,城市实践区巴塞罗那馆代表Oriol Clos先生、布拉格馆代表Vaclav Pavlas先生围绕“宜居家园”建设、“可持续的城市化”等内容的演讲,引发了长三角入选城市管理者的浓厚兴趣。他们表示,将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各国案例,将世博最佳实践区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应用到现实中。

  中国(长三角)“世博之星”

  展评荣誉榜

  世博之星·中国(长三角)

  最具活力民营经济县市(区)

  江苏省昆山市     江苏省江阴市   江苏省吴江市     江苏省常熟市  江苏省太仓市     浙江省余杭区   江苏省宜兴市     浙江省慈溪市  浙江省义乌市     浙江省德清县

  世博之星·中国(长三角)

  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

  江苏省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

  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

  浙江省桐庐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洋口港经济开发区

  浙江省东阳经济开发区

  世博之星·中国(长三角)

  最具魅力旅游目的地

  中国横店影视城     中国周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