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记者 陈文毛懿
昨天,世博园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粽子、香囊等代表端午文化的元素也流行世博园区。许多场馆纷纷拿出端午“节目”,让游客在世博园体验到浓浓的端午风味。
新加坡馆:诱人娘惹粽提前脱销
端午节自然不能不吃粽子。从6月11日开始,新加坡馆在端午期间推出狮城风味的娘惹粽,就引起世博游客的热捧。不过在昨天,冲着娘惹粽专程赶到新加坡馆的游客可能失望了。由于卖得太火爆,馆方预备的所有娘惹粽早在前天就脱销,游客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福建肉粽。
娘惹粽的精华在于馅料,大厨们用狮城独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酱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粽子以斑兰叶包裹,制作过程中斑兰叶的清香沁入糯米,让粽子愈加芬芳四溢。
馆方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一共带了400只娘惹粽到世博园,每天限量供应,无奈顶不住游客的热情,随后又紧急从新加坡加送了100只粽子,但买的人实在太多,端午正日还没到就销售一空。记者昨天上午在新加坡馆看到,销售娘惹粽的招牌已经撤除,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遗憾离去。
中国铁路馆:绝版“端午章”吸引有心人
对“敲章族”而言,端午节同样也是一个搜集“绝版章”的机会。昨天,中国铁路馆悄然推出特意设计的“端午章”,尽管知道的人并不多,却依然引来了一些“敲章族”特地赶来。
铁路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端午章”只盖一天,之后再也不会有。与之前的正章相比,“端午章”的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上面除了“和谐号”的图案外,还印上了端午节的字样。因为之前没有大规模宣传,馆里敲章的人还不算很多,但记者依然发现其中有几位特地赶来敲这个“绝版章”的。“敲章族”张小姐说,她在之前的报道上看到这个消息,特地趁着端午节进园来搜集。
宝钢大舞台:小课堂传播端午文化
在宝钢大舞台,4堂别开生面的“端午小课堂”昨天也热闹“开课”。为了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端午文化,馆方昨在剪纸、画坊、茶坊和云锦4个小课堂里教授与端午有关的内容。
在茶坊小课堂,记者看到,游客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荷叶包裹迷你三角小粽。不过,这个粽子包裹的不是肉而是茶叶,可谓粽香、茶香齐飘。一位体验包茶叶粽的年轻游客告诉记者,她从来没有包过粽子,这次能在世博园里体验一把,觉得很新奇。
其他小课堂也有不少趣味。在画坊小课堂,游客用毛笔认真写下“端午”两字;在云锦小课堂,游客能学习编织传统的五彩绳,用以在端午节驱邪祈福;在剪纸小课堂,游客亦能向传统剪纸艺人学习体现端午民俗活动内容的剪纸。
湖南馆:包粽子比赛报名踊跃
端午节活动,当然还少不了端午文化的发源地湖南岳阳。昨天上午,湖南馆里举行了端午文化日活动,活动主办方将1000个香包赠送给贵宾和游客,而现场开展包粽子比赛、赏岳州古扇等极具民俗特色的互动活动,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宾客热情参与。
记者看到,在湖南馆内一角,游客将包粽子比赛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争相报名参加比赛,卷粽叶、倒糯米,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在来自五芳斋、曾获得包粽子吉尼斯纪录的专业评委的评审下,评出了包粽子比赛的优胜奖获得者。
民企馆:派送3万个特制香囊
昨天,只要在民企馆排队等候的观众,都有机会获得一个小巧的元宝状或金锁状香囊。民企馆的16家联合企业之一复星集团下属复美大药房表示,3万个香囊是为世博会端午节特制,只在端午节期间发放,已全部发放一空。
记者在浦西世博园区民企馆看到,排队等候的观众胸口挂着一个小香囊,有的小孩子还把香囊挂在包上。复美大药房品牌主管范瑞玲说,端午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卫生节。端午节要饮雄黄酒,门口悬挂艾草,同时身上佩带一个香囊,可起到辟邪、驱虫、安神的作用。“原先曾考虑送粽子,但这两天天气炎热,卫生状况不能保证。”
据介绍,民企馆发放的香囊为世博会特别定制,世博园外买不到。“香囊含七八味中药,佩带在身上还可以驱虫。”此外,香囊还做成了元宝状和金锁状两种,颜色选择了红色和黄色两种喜庆颜色,佩饰的带子也更长,方便悬挂胸前。
范瑞玲说,原本按照民企馆一天1万参观者计算,3万个香囊绰绰有余。没想到端午期间,世博浦西园区场馆火热,3万个香囊根本不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