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宜居 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应该是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过程
东方早报世博记者 李伟 石毅 陈伊萌
早报世博长江大调查历时30天,行程6186公里,采访了30多个省区市的10637人。 李媛 绘图
联合国人居署在其刊物《人类居住》中描述本世纪城市和人的关系说,“世界人口有一半已经生活在城市地区了,到本世纪中期,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地区将主要是城市区。城市是变化的熔炉,是把人们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的磁石,它是我们人类的实验室,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发动机。”
这块实验室,让人实现不同的梦想。当然,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宜居、可持续是摆在每个城市人面前的难题。
宜居是生活便利
中国对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院顾问顾文选说,通常来说,宜居城市首先要有适宜的居住、购物、交通等环境,让人感到生活是便利的;从生态环境来说,空间环境和人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是干净的,以上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而外,一座宜居城市,还要有与物质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人文环境,如城市安全、城市管理者和居民的关系和谐。
顾文选说,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当代,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北方还是南方,城市发展都出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通过长江大调查就反映出,在长江沿线,城市发展的问题集中在交通、住房等方面。但是各个城市在发展中又会遭遇各自不同的问题。
顾文选认为,城市真正的魅力,在于城市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生活的丰富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要有竞争力就要宜居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章友德说,将竞争力和宜居城市结合在一起,才真正体现了城市的本质,“有竞争力的城市一定是宜居城市。过去,我们强调提升城市竞争力,却始终不清楚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城市现代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应该是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过程,这就是说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宜居城市。
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章友德特别提到,怎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一定是城市行动者在现代理念指导下的科学发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市民作为最重要行动主体的主动和积极的参与,这一过程也是市民与城市共同发展的过程。
顾文选说,在世博会主题阐释时,他就在上海,世博会的一些理念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保留旧有的老厂区,对旧设施做新的改造;与此同时,在世博会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带来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也必将给上海、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启发。
祝福世博 长江沿线城市赠上海珍贵礼物
昆山:陶瓷罐 昆山自古就是陶瓷的集散地,周庄还建有江浙地区藏品最多的陶瓷博物馆,收藏有史前至清朝的600多件陶瓷珍品。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苏州桃花坞一带流行的民间木版画,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初,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
无锡:大阿福 大阿福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是被神化的形象,同时也是民间壮健孩子的可爱形象,含有镇邪、降福之意。
常州:乱针绣精品
乱针绣创始于上世纪30年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
镇江:宜侯夨簋
原件为国家博物馆收藏,是西周青铜器的代表。 “宜”是地名,“侯”是封号 ,“夨”是人名,为仲雍的后代,“簋”是商周时期的食器。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运用 “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色彩浓艳庄重,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
九江:江西剪纸
江西瑞昌等地的剪纸有1000多年历史,既有南方的花巧,又兼具北方的粗犷,粗细有致,刚柔并济,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
武汉:黄鹤楼“汉绣”
汉绣主要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荆州:虎座凤架鼓
虎座凤架鼓是战国时期楚国乐器的典型代表,以对称布局的双凤、双虎作为鼓架,鼓身上生动的彩绘,精彩绝艳,难有相匹。
马鞍山:丝画
丝画是安徽马鞍山特有的艺术工艺品,极为讲究用色,其作画用的天然丝棉材料,经过特殊复杂的高温染色加工,画面鲜艳夺目。
重庆:“白鹤梁”
文华丝绸重庆丝绸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重庆是中国蚕丝发祥地之一,和四川一起素称“蚕丛古国”。
成都:太阳神鸟托盘摆件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极具动感,外层飞行的神鸟和内层旋转着的太阳表现出古蜀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格尔木:昆仑玉雕藏羚羊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属于软玉,色泽纯和,产于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
绵阳:抗震救灾重建实录
绵阳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绵阳人的抗震精神感动了全中国。
西宁:青海柳湾彩陶
青海柳湾被誉为“彩陶的故乡”,是迄今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原始社会氏族聚落遗址和墓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