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秦遇成在论坛上的演讲:用城市解读甘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10:25  世博网

  演讲纲目:

  一、认识城市和理解甘肃

  二、甘肃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及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三、重新认识城市和解读甘肃

  主题演讲章节:

  一、认识城市和理解甘肃(5分钟)

  1、认识城市

  (1)定居与原始聚落

  (2)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3)城市的实质与特征

  2、理解甘肃

  (1)甘肃原始聚落的分布

  (2)甘肃城市的形成与地域的特征

  (3)甘肃城市的演变历程

  二、甘肃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及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10分钟)

  1、演变期(1949年以前)

  (1)演变初期

  大地湾会堂式建筑遗址被称为中华城市文明最早的雏形。大地湾地画中已充分再现了雏形城市当时市井生活,在中华人文初祖——传说中伏羲的诞生地,发掘的遗址中有纺织技术、彩陶、文字雏形、宫殿建筑、青铜冶炼等,全国首创的最早发明,使远古人类的生活得到质的飞跃,使人类开始步入最初的城市文明。

  马家窑聚落遗址等文化聚落遗址。

  在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聚落遗址中出现了初形的大衍卦形及聚落选址意向。其也为中华井形规划理念的处念。

  (2)演变中期

  周祖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城堡——不窋城,教民稼穑;先秦崛起的第一个都城——西陲宫;汉朝“河西四郡”的建立,托起了城市、开拓了丝路;“敦煌盛景”;“张掖万国博览会”。

  2、发展期(1949---1975)

  (1)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1954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任震英主持编制的“兰州市1954—1974年总体规划”。这是解放后我国批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任震英提出了利用黄河优势、开辟东西主干道、铁路沿南山走向形成城市骨架和对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进行功能分区,形成组团式城市布局的主张。

  1975年,任震英着手编制第二版兰州市总体规划(1978—2000)时,首次提出了建设兰州黄河风情线的独特理念。新规划中的兰州城,是一个组合式、多层次、大小中心结合、自然地势与艺术处理兼顾的带状城市形象,这在国内城市设计中是独具特色的。无论从艺术美感、自然生态、技术处理、现代化超前性上来讲,都是国内外专家们所称道的。1979年10月29日,国务院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个批准了兰州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使它又一次走在了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前列。任震英两度主持,两度拿到“全国第一”。

  (2)新中国城市建设缩影

  “丝路钢城”;“中国镍都”;“航天城”;“新中国石化摇篮”;“中国铜城”。

  3、调整期(1975---2000)

  (一)城市建设

  (1)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

  酒泉全力打造中国风电产业基地;金昌打造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白银探索资源型城市新型发展道路;

  (2)新型工业文明与人文和谐的城市的建设

  嘉峪关在丝路古镇创建人类宜居城市;天水重振丝路装备制造基地;平凉建立新型的煤化工基地。

  (3)资源保护与人文和谐的城镇的建设

  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城市——张掖建设丝路农业重镇;民勤治沙与沙产业的建设。

  (4)乡镇建设和民族及原生态文化保护

  (二)科技创新

  1980年,任震英组建了中国窑洞及生土建筑调研组(后改为研究会,任震英任会长),成为我国窑洞及生土建筑学科研究的奠基人和带头人。

  1990年12月,任震英参加了全国设计工作会议,大会授予他首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城市规划)设计大师称号。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对新型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和未来城市梦想。

  三、重新认识城市和解读甘肃(5分钟)

  1、重新认识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什么样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

  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1)城市与乡村

  (2)城市存在

  (3)城市属性

  2、解读甘肃

  (专家简介:聚居环境学者及城市规划专家、教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