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世博 > 正文
美国国家馆信息系统总构架师、信息技术总监鲍东海(左)和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总经理柯文达
近日,美国国家馆信息系统总构架师、信息技术总监鲍东海和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总经理柯文达在上海世博园区美国馆内,就微软赞助美国馆这一话题进行了媒体专访。总经理柯文达表示,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定位就是:立足上海,扎根中国,放眼亚洲,服务全球。
提问:作为美国馆的赞助者之一,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的专家团队为美国馆提供了哪些服务和技术支持?
柯文达:此次世博会,我们为美国馆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三大块。首先是针对美国馆独特的需求而定制的活动服务目录(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下文简称“AD”)。在IT系统建立之初,就上门与美国馆信息技术部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从美国馆的业务需求出发,配合设计和部署了适合美国馆业务流程和管理需要的活动目录架构。
其次,是安全威胁管理网关(Threat Management Gateway,简称“TMG”),TMG是连通我们馆内、馆外的安全门户,TMG是微软2月份推出来的,因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关系,使得美国馆在3月份就得到应用了,TMG前身是ISA。我们软件安全技术支持部的工程师们针对美国馆信息安全的现状和潜在需求,协助美国馆设计了一套强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协助其部署并指导使用。TMG正是这套安全解决方案中的产品之一,此外还包括前线客户端安全系统和Windows服务器补丁管理服务等。
第三块是Sharepoint,Sharepoint是一个应用系统。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基于SharePoint 2010软件,协助美国馆打造了团队协作网络平台,这一共享平台能使馆内的核心工作人员与馆外的兼职人员和志愿者协同工作,实现工作日程和目标无缝对接。美国馆世博期间有1,000余场活动,每个月约有3,000位来访VIP,且大多时间分布得比较集中,对日程的有序管理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以基于Sharepoint系统开发的礼宾日历为例,商业应用软件支持部的工程师利用现行控件建成类似于“调度”的功能,在实现及时更新的同时,更避免了不同团队负责安排的贵宾来访团可能发生的在时间上的“撞车”。
鲍东海:没错,正是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的专家团队为我们提供的这些IT服务,不仅保证了美国馆日常运营的有序开展,更极大提升了我们美国馆各部门的协同效率,使其在世博期间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游刃有余,真正呼应了美国馆所倡导的主题“拥抱挑战”。
提问:鲍东海先生,作为美国国家馆信息系统总构架师、信息技术总监,您应该与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亚太区的这些专家有着较密切的合作,能否请您谈谈与他们合作的感受?
鲍东海:微软专家服务团队非常专业,他们对技术研究的深入了解令我非常满意。此外,微软服务团队之间协同工作的能力很强。在半个小时左右基本上能够灵活重新组合,临时组成一个团队攻克问题。
提问:能否请柯总简单介绍下您所在的部门?此外,能否告诉我们是怎样的契机促成了微软与美国馆之间的合作?
柯文达:我所在的是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亚太区,其英文名字为Customer Service & Support,Asia Pacific & Greater China Region (APGC CSS)。我们是于2007年8月由前微软大中华区和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合并而组成的。我们有四分之三的员工服务于亚太的客户,另外有四分之一的员工服务全球客户,通过与微软其他技术支持中心的精诚合作,我们为微软上百个产品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APGC CSS作为微软公司服务全球化战略和技术支持投资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售前和售后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2010上海世博会是全中国的盛会,美国馆不仅是展示美国精神和创新的重要平台,更是连接两大重要民族的特殊纽带。美国馆倡导的“创新、合作”的精神和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坚持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此外,美国商务部部长Gary Locke(骆家辉)曾担任华盛顿州的州长,而微软在华盛顿州也有办公室,这使我们与Gary Locke有过一定的接触。因此,作为美国商界的代表之一,微软非常愿意帮助美国馆落户上海世博园区,协助美国政府展现对中国世博会的重视,加强中美两国在创新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这一举措也进一步传达了微软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
提问: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如何进行服务转型?
柯文达: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不断积累和增长的数据信息帮助我们很快认识到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能预测到影响客户体验的潜在问题和障碍,因此,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充分利用先进的工具、知识管理和预防式的,自我和远程服务技术,更好地推进经验的整合和分享,帮助问题诊断,以更加创新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价值。
同时,为了能真正有效地推进微软的S+S战略,我们也通过内部完善的培训机制,培训我们的员工,使其能够真正装备到位,以新的技能,满足客户新的需求,推进我们的创新服务转型。
提问:请问在中国市场,微软是如何看待内部员工培养这一问题的?
柯文达:我觉得在中国我们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人才训练中心,通过企业内部完善的培训体系,我们为整个IT产业培养了大量的拥有成熟技能的服务人才,也在服务中国及全球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中国IT服务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也急需有经验的IT技术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对此,我们正在积极和高校开展合作,努力填补这个市场空缺,为中国IT服务产业进行人才储备。我们通过和中国顶尖高校合作办学,将多年国际化运营积累的知识库和技术支持实务分享给各大高校,为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中国IT生态系统未来的长足发展进行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和中国的IT服务共同成长。
采访结束后,美国国家馆总裁、首席执行官马文涛先生给对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专家团队作出了以下评价:
今年春天,美国国家馆工作团队迅速壮大,团队各个部门尽管发展有序,但却缺乏一个集中的内部信息共享系统。我们非常感谢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专家团队能和美国国家馆IT部的同事并肩工作,在时间紧迫的压力下,共同为美国馆度身打造了高效运作的IT基础设施,并持之以恒,不断加以完善。双方的合作成果不仅为美国馆内部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让外部的用户群体受益颇多。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不懈努力充分证明了IT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软件产品中,在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方面更是大有作为。通过与微软一流的技术团队一起工作,我们能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的力量,亲身实践美国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倡导的主题—‘拥抱挑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