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精益求精中国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 18:32  新闻晨报

  □晨报世博记者 钟子娟/文

  临近岁末,世博园区内的国家馆早已掀起封顶高潮,上海世博会永久建筑“一轴四馆”中主题馆和世博中心也相继完工。为何最先动工、且早就以雄壮的“中国红”亮相于世博园区的中国馆却迟迟没有宣布竣工呢?

  为此,晨报记者12月28日独家专访了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中国馆项目部经理、助理主任姚建平。他表示,由于展馆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又经历了几番修改,因此,中国馆目前正在根据最新方案进行必要的改建,“最主要的,就是屋顶花园、室外广场和贵宾区三大工程。 ”

  屋顶花园:圆明园风格,打造“新九州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的园林设计,明年春将现山水相依、绿树成阴

  把中国馆四周的地方馆屋顶平台由绿化通道改建为屋顶花园,是中国馆施工团队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

  姚建平告诉记者,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地方馆的屋顶平台是一个用于疏散人流、直接通往高架步道的人行通道,通道两边有一些简单的绿化设施。“但是经过中国馆设计团队和市委领导的反复斟酌,这个方案最终改为修建一个面积达27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建成之后,它将是全上海最大的屋顶花园。在视觉上,将起到柔化中国馆主体建筑较为刚劲的建筑风格。”“屋顶花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圆明园的皇家园林‘九州清晏’,寓意‘河清海晏,天上升平,江山永固’,代表了古代中国山河之广阔。”姚建平告诉记者,中国馆的屋顶花园被命名为“新九州清晏”,将以中国馆为“核心州”,在其周围环绕“八大州”——“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分别代表了田埂、湿地和湖泊、渔乡水岸、山峰、森林、高原平地、山沟和地隙以及沙漠和戈壁。

  “参观者从中国馆出来,就可以进入屋顶花园游览。”姚建平介绍,屋顶花园有山有水,每个“州”里都会种植具有其地貌特征的植物,部分区域还有几间小房子,作为茶室或者咖啡屋,供参观者停留休息,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意韵。

  为了让参观者从更多的角度欣赏中国馆,屋顶花园东北角的“泽”区内还将修建一个水塘。参观者走到这里,俯首就可以欣赏到中国馆的水中倒影。“选择东北角,是因为设计团队发现,东南西北四个角的建筑层次是最丰富的、最好看的。”姚建平解释说。

  不过,“新九州清晏”设计虽妙,留给中国馆工程项目部的时间却很紧。“今年5月提出屋顶花园改建设想,6月确定方案,10月才正式动工。”姚建平坦言,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铺路造坡,又要种树挖池,还要对屋顶平台的所有管道进行重新铺设,工程量十分繁重。好在目前的施工进展十分顺利,姚建平表示,目前“新九州清晏”的小山坡已经全部建造完成,花园所需的390棵主要乔木也已移植成功,整个工程预计春节前全部完工。明年一翻春,中国馆四周就将呈现出一派山水相依、绿树成阴的人间美景。

  室外广场:“掰方向”,只为让中国馆“坐得更正”

  由3000平方米扩建为一万平方米,形成横跨上南路的四方广场

  中国的建筑自古以来,就讲究坐北朝南,这不仅是为了采光,也是为了避北风。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的中国馆也不例外,设计师和建筑师对布局上的“南北中轴、经纬网络”十分重视。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居中升起的中国馆在横梁两端均有篆刻字体,标明了各自所处的东南西北方位。姚建平告诉记者,动工之初就经历了许多“掰方向”的故事。“如今,馆是正了,可是展馆前的路却是斜的。”由于中国馆室外广场前方的上南路不是正东正西方向,所以,在原来的设计方案中,只能规划出一块三角形的区域作为室外广场,影响了整体效果。“所以,我们最终决定把室外广场延伸出去,横跨上南路,形成一个四方形的新广场。”姚建平所说的这个延伸设计被施工团队称为“广场一体化方案”,就是把中国馆室外广场延伸至马路对面,使中国馆前的这一段上南路成为广场的一部分,进行整体铺砖。如此一来,室外广场的面积就由原来的3000平方米扩大为10000平方米,而无论是在地理方位上还是在视觉效果上,中国馆都能以最“正”的姿态面对世界。

  在广场铺砖的选择上,中国馆室外广场也经历了一次升级换代。姚建平颇为自豪地说:“室内广场原先采用的是普通石材,后来,为了响应‘绿色世博’的要求,我们改用透水砖铺设路面。”

  据介绍,透水砖是沙子和树脂类材料相胶合而制成的,加工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比水泥和天然石材的碳排放量都要低,本身就是一种低碳环保的产品。同时,透水砖的采用又可以让中国馆室内广场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一方面,用透水砖铺设地面可以让中国馆室外广场成为不积水的广场,防止参观者行走时滑倒。另一方面,8厘米厚度又能让它把地面上的含氧水吸进砖块内部,以维持地面的干燥。同时,吸进砖块的水在蒸发过程中又能给地面降温,带走热量,让广场上等候的参观者能够感到些许凉意。“为了使广场富有特色,我们特别要求石材供应商在砖块的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小石片,这样就可以使路面更像天然石板路,比平滑的人工路面更加别致。”姚建平告诉记者,“目前,中国馆外的走道也是这种材料。我们争取在2010年1月21日,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前完成室外广场的建设。”

  贵宾区:提升档次,内部摆设均身价百万以上

  世博期间可能接待外国元首,装修工程明年3月才能完工

  除了屋顶花园和室外广场外,目前中国馆正忙着建造的就是贵宾区了。据介绍,这也将是中国馆最后完工的部分。

  贵宾区设在中国馆顶层和国家馆内部,总面积约 6000至7000平方米。“在原来的设计中,中国馆贵宾区只接待一些省市领导人和国家馆总代表、馆长等,因此贵宾区的内部装潢只作了工程装饰,比较简单。后来听说世博期间,这里很可能要接待更高级别的领导,甚至还会有外国元首,所以我们决定提高贵宾区的装修档次,增加了许多艺术元素,因此比原先的预计工时要长一些。”姚建平介绍道。

  为了增加贵宾区的艺术气息,中国馆目前已委托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师亲自挑选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摆放在贵宾区内。同时,配合这些艺术品的摆放,贵宾区的灯光、地面、墙面也将作进一步的整改。“虽然内部摆设只是一些软装饰,但你可不要小看了它们,这些艺术品个个都是身价百万以上,一点不能疏忽。”姚建平表示,由于选购工艺品较为耗时,因此,贵宾区的装修工程可能要到明年3月才能全部完工。

  (晨报实习生季佳珺对此也有贡献)

  明年4月试运营没问题

  施工布展齐头并进,更能发现问题

  既然施工建设最终完工要等到明年3月,那么如何保证中国馆在3月底之前完成内部布展,4月1日开始试运营呢?对此,姚建平胸有成竹:“很多其他展馆都是先施工,再布展。但中国馆自7月30日开始迎来国家馆布展团队之后,一直是施工、布展交叉进行。最近,一些地方馆也开始进场布展了。所以,要说中国馆的整体备展进度,那可是一点不逊于其他展馆。”

  姚建平告诉记者,施工、布展交叉进行,其实是中国馆的优势,有利于解决布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我们施工时是在地方馆的天花板上安装空调,让冷气从天上吹下来。结果,有的地方馆一进场,发现装空调的地方在他们的设计方案中是一个封闭的电影院,如果不作修改,空调将被隔在两层天花板中间,无法工作。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施工团队和布展团队相互协调,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采取布展与建设交叉进行,遇到问题就与布展团队及时沟通,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中国馆现在每周开一次协调会,就是处理这些问题。”姚建平告诉记者,有时,一个问题要经过施工团队和布展团队反复协商,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虽然最近忙得有些晕头转向,姚建平却觉得现在的工作很有价值。采访最后,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的一切修改、一切协调,都是为了给世博会呈现一个完美的中国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