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世博记者 杨海鹰 陈 敏/文、图
上海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同时也意味着,2015年米兰世博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下一届米兰世博会将是什么样子?米兰这个城市准备得怎样了,意大利人对于2015年世博会又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带着种种的好奇,在11月的晨报“世博·家”欧洲篇探访行动的第7站中,记者特别探访了米兰。
食:时尚之都“以食为天”
对于很多人来说,米兰这个时尚之都,就是顶级时装、奢侈品牌的代名词。但事实上,当记者来到米兰,却发现这里的普通人,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浑身上下都是名牌。相反的,路上匆匆的行人看上去,穿着之保守和“时尚”似乎并无太大的关联。
探访之路上巧遇的曹彦,一个正在意大利学习时尚管理的中国女孩告诉记者,这并非因为此时正是寒冷冬季的原因,哪怕是到了夏天,米兰普通人的穿着也比想象中的简单。
不少意大利朋友告诉记者,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其实最重要的是吃。看来“民以食为天”,这并不仅仅是中国的老话。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中,橄榄树、红酒、意大利面等,都成为了展区中的“主角”之一。被称为“西餐之母”的意大利美食,原本就是意大利人的骄傲。
这也就难怪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主题关键词就是食品。其主题正是“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为食品安全、食品保障和健康生活而携手”。米兰世博会组织者认为,追求食品防御安全(好的食物和好的水源)与食品安全(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料)这两大目标是一种教育人们关注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方法。
行:交通网络精益求精
探访途中,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意大利人,包括米兰本地人,都知道下一届世博会就是在米兰举行的。对他们来说,更切身体会到的,是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活的更加便利、美好。而这,不也正是世博会举办的宗旨吗?
最好的例证之一,就是米兰已很发达,而仍在不断拓展、完善的交通网络。无论是游览著名景点,还是去市郊的新展览中心,四通八达的地铁、公交车、有轨电车等,让记者辗转得不亦乐乎。而且米兰正在进行旧线路的延伸和多条新线路的建设。
说起交通,这不禁让人想起了1906年世博会。100多年前的那届世博会,正是米兰举行,而且完全是因为一条隧道的原因。1906年,位于瑞士伯尔尼至意大利米兰的铁路线上,一条全长19.8公里的隧道——辛普朗隧道顺利通车。山口海拔2009米,隧道开凿在海拔700米处。到目前为止,这条穿越了阿尔卑斯山脉的隧道仍然是世界上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所以,1906年世博会的主题,正是“海陆运输”。有趣的是,当时的世博会会址设在米兰的两个地方,中间相隔两英里,由电动列车连接。
备:筹办展会经验丰富
虽然现在距离2015年世博会还有6年时间,但在米兰已经能看到与世博会筹备相关的细节。事实上,在展览会筹办方面,米兰一直以来就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米兰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作为一个国际时装和文化之都,每年举办的艺术、时装、音乐、电影等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人士和游客。这些正是米兰赢得世博会举办权的优势之一。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也是世界展览业巨头之一,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悉,米兰为世博会特别规划了一个占地达200公顷的世博城。而从于4年前便已落成的占地200万平方米的新展览中心,就可看出意大利人在展览会场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当记者来到位于市郊的米兰新展览中心,不禁为其新颖的钢架玻璃结构外墙、独特的造型所惊叹。展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的室内展出面积有47万平方米,在此每年举办80个展览会。